当前位置:太仓磊诺服务外包有限公司龚燕芬育儿宝宝长牙五阶段的饮食注意
宝宝长牙五阶段的饮食注意
2023-01-31

当妈妈看到宝宝悄悄长出第一颗牙齿的时候,心中的喜悦不言而喻,然而,喜悦之余,可别忘了宝宝已经来到人生一个重要的阶段:长牙期。长牙期摄入营养的多少、食物种类的改变,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可能会有一生的影响,所以每个妈妈都要用心去对待。

下面,按照长牙不同的时期,小编根据宝宝的摄食习惯和成长发育需要,跟大家分享一些宝宝长牙阶段的注意事项!

2颗牙期

宝宝一般在4-8个月时,下颌的一对乳中切齿悄悄萌出,从此宝宝就脱离没有牙齿的行列。这个时期的宝宝很喜欢将任何他拿得到的物品放到口中去咬,让人很是哭笑不得,有时更会模仿大人的动作咀嚼筷子和汤匙。

妈妈在这个时期可以试着给予宝宝一些半固态的食物,比如马铃薯泥、蛋黄泥、麦片粥等等,让宝宝体验由水状饮食到糊状饮食的过度。稍有稠度的辅食,可以让宝宝意识到他的食物开始有所变化,为日后添加固态食物让宝宝锻炼用牙齿咀嚼打基础。

4颗牙期

大概8~12 个月之时,宝宝的上颌又会长出两颗牙齿甚至更多。此时宝宝的营养需求越发的高,在这个时期妈妈应该给予宝宝更多的选择,比如肉泥、肉沫、西红柿、豆腐等等。

但是宝宝如果咀嚼能力不好,宝宝的消化功能又薄弱,块状的食物没有经过牙齿的碾碎进入消化系统,营养物质是不容易被分解利用的。因此家长在这个时期,要有意识的用固态食物来引导宝宝练习咀嚼。

6~8颗牙期

宝宝在9~13个月时上颌的侧门牙萌出,10~16个月时下颌的侧门牙也将萌出。宝宝在这个时期开始慢慢地适应固体的食物,肠胃的消化机能也渐趋成熟。

妈妈在这个时期可以给予宝宝固体的食物,比如水蒸蛋,蔬菜之类的。

8~12颗牙期

大概在13~19 个月的时候,宝宝会萌生第一颗乳磨牙(大牙)。

有了乳磨牙之后,宝宝的咀嚼功力大大提升。在这个时期,宝宝会很有热情地自己用勺子把食物送到嘴里,即使吃得满桌子都是,也是值得妈妈去鼓励的,这对于宝宝以后的性格也有影响。

这个时期可以减少液状食物的摄入,增加固体食物,比如软饭、面包、蔬菜、肉片等。

12~20颗牙期

在此后的第16到20个月期间,宝宝的20颗乳牙逐渐长齐,完成了乳牙系列的全部萌出过程,这个时期宝宝不但可以自己吞咽食物,而且摄食的技巧也渐趋完美,妈妈可以给予普通稍偏软的食物,如米饭、面条、大豆等等。

专家特别提示

一.不要忽视了泥糊状食物的添加

有些母乳喂养的宝宝在8~9月之时还没有吃泥糊状食物的习惯,一方面导致宝宝缺乏营养,另一方面会使宝宝因为缺乏咀嚼适应的刺激而导致咀嚼功能发育延缓,影响语言、认知能力发展和宝宝的智力发育。

所以我们鼓励妈妈给4~6个月的宝宝添加泥糊状的食物,同时要保证食物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味道、不同的质地,不但可以达到营养的目的,同时也可刺激宝宝的味觉、视觉和嗅觉。

二.应注意血红素铁的摄入

有些家长认为宝宝嚼不动肉类,选择给宝宝提供鱼类食物,而鱼类所含的铁量不算太高,这样就导致血红素铁的摄入不足。所以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除了要鼓励母乳喂养,6个月之后要添加肝泥、肉泥来增加血红素铁的摄入,同时也要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 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 孕中期注意事项 怀孕吃什么好 盆腔炎有什么症状 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三.不可忽视维生素AD的补充

有些妈妈认为,在宝宝长出牙齿之后,摄入的食物种类相应增多,也就不再持续补充维生素AD滴剂了,其实这是错误的。

维生素A不但对宝宝视觉和视力发育很重要,对于宝宝免疫功能的提升、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益处多多,所以维生素A又被称为“抗感染维生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维护上皮细胞的稳定性,从而保证皮肤、呼吸道粘膜、消化道粘膜的防御功能,减少感冒、拉肚子、皮肤感染等疾病的发生;2、增加免疫细胞的活动和功能,直接提高宝宝的免疫功能。此外,它对促进婴幼儿骨骼生长意义重大,当婴幼儿体内缺乏维生素A时,骨组织将会发生变性,并且可使肾小管上皮损伤,影响钙的重吸收,使骨量下降,骨质疏松,骨密度下降。维生素A的缺乏同样会造成骨骺端成骨障碍,使孩子发育迟缓,牙齿发育缓慢、不良。

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促进肠道内钙的吸收。它可以促进肠细胞对的钙转运,使钙质更容易、更快速地被吸收进入血液并到达需要钙质的器官——骨骼和牙齿,使它沉着在骨,促进骨骼钙化以增加强度。

维生素A和维生素D都是脂溶性维生素,基本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以肝脏为主。而动物的肝脏是解毒器官,积蓄了较多的毒素,并不适合每天食用,最多每周只吃一次即可。并且,宝宝虽然萌出乳牙,但食量依然不大,通过食物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专家建议,从宝宝出生15天开始,就需要常规补充预防剂量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即:每天一粒伊可新),一直持续到3周岁。